读创/深圳商报记者杨青
书名:《故乡潮州》
作者:陈平原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年9月
陈平原的《故乡潮州》是从布衣胡同抱购而来,签名本带印章。
首先翻开的是《辑三·自家生活》,想了解一个地道的潮州人的生活,当然也想追踪一下学者的成长路径。
说来也巧,上周六朋友的泡茶社新开,正宗的潮州单枞,请来的是潮州凤凰种茶的行家魏师傅,桌上摆的只有三只小薄透明的白色茶杯,一行人从潮州人的泡茶习惯问起,魏师傅也一一道出,潮州人三岁学泡茶,潮州女子要像会煮饭一样会泡茶,才能嫁得好人家。魏师傅聊茶更多聊的是潮州人的生活习俗,喝茶习惯,听得眼界大开。
潮州近在深圳咫尺,也曾走访,遍地“韩愈”,韩大师居住不到八个月,遗迹处处,可见当时潮州地僻,也可知韩退之影响之巨。
刚到深圳劈头遇上的是潮州打冷,在华强北,每次要排长队,第一次去差点惊掉下巴,一大海碗白粥,没有米油,比米饭稀,比粥又硬。喝北方小米粥长大,也接受各种虾蟹粥的我,对着这一碗不知道如何下咽。配菜都是冷碟,腌鱼一口下去,咸得要死,这时候才知道为啥要配一大海碗粥了,卤水也是冷盘,切一盘上来,还有又苦又涩的麻叶菜,整条上来,得用牙齿切几次才能嚼完。第一次吃潮州打冷的感觉完全崩溃,不知道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排队。后来听过一枚资深前辈一一细评潮州打冷的好处,再去,慢慢吃出点味道。但离热爱和享受还差着十万八千里。也奇怪,刚来深圳那几年,那家店是朋友约着去得最多的地方,我每次吃完出来就像读了一篇语焉不详的文章,觉得离题万里,吃得不知所云。
陈平原在第三辑中倒没有提到潮州打冷,但是记忆里最深的是他一个典型的南方人到北京菜市场买鱼嘴遭白眼的细节。这次翻开书,直奔他的自家生活,好多文章都陆续发表过,这次攒在一起,但起码也理顺了他一路的求学生活,顺便可以窥探潮州人家的历史和过往。
陈平原的曾祖父家贫,走南洋,中彩票,娶亲、置房买田产,这几乎是潮州人解放前最多的谋生之道,有挑银元回乡的光耀时刻,也有曾祖和祖父死后,祖母卖掉田产供父亲读书的勉力支撑时期。余华笔下的《活着》记录的是江南水乡的故事,挪到潮州也同样适用。
有意思的是陈家祖上的婆媳矛盾居然因为宗教信仰不同而起,陈平原的曾祖母“吃教”(信仰天主教),而祖母信佛。曾祖母以家产相胁逼迫祖母改信天主教,甚至跑到祖母家砸佛像。矛盾激烈至此,也是骇人。
陈的祖母大字不识坚持供他父母读书,不惜卖掉田产,而且坚持不肯卖掉祖屋,这点坚持让陈平原三兄弟免去了去海南插队的飘荡,回乡务农时有了立足之地。而陈平原也因此既当上了教书先生,后来又补上了两年高中教育,成为那代人里,难得学历完整之人。他在得知恢复高考,备战高考时,常熬夜到凌晨,每晚十一点半左右,祖母就会打开门,冲他的住处喊一声,他跑过去吃一碗又香又甜、软硬适中的冰糖鸡蛋。读到这里,无比感慨,祖母一个人支撑起家族两代读书人的梦想。
冰糖鸡蛋也是我们老家待贵客的美食,小时候跟我爸回老家看爷爷,不时不饷,我二婶总是开火荷包两个鸡蛋,加一勺白糖端给我爸。我一直以为荷包蛋是吃饭时候的配菜,不知道它还可以单独出场郑重地成为待客的美食。回来大惊小怪跟我妈汇报,我妈说,那是我爸老家的风俗,她刚去婆家也被这样招待。
潮籍著名画家林丰俗的一幅《上学记》让作者热泪盈眶,孩子们各种被欺负,家长又无可如何,直到转学后才找到上学的乐趣。事情不大,但对孩子们的成长来说,太遭罪了。万幸后来集体转学,遇到对外来学生接纳鼓励的老师,这是作者的幸运,也是他爱上学校的开始。
辑三第一篇写的是《父亲的书房》,作者写道:“人们常说,看一个人的书房,就能大体知道其经历、趣味与修养。这话其实只说对了一半。看一个人父亲的书房,同样可以大体预测孩子将来的趣味和修养。”
拓展一下,父亲的书房可以理解为家庭的书房,家庭的薰陶对孩子的心性成长影响至深,现在基本是常识了,但陈平原个人的经历无疑是一桩最鲜活的例证,深具说服力。
读书的乐趣除了找到共鸣外,最重要的还能广见识,《扛标旗的少女》《乡间的野花》《文化馆忆旧》《山乡春节杂记》都把潮州的风俗人情娓娓道来,让人耳目一新,生出探访的念头。
审读:孙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