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爱生活、爱旅行、爱美食,跟珊珊三丫头一起出发吧!
快到周末了,喜欢旅游的朋友多数开始在寻找一些适合出游的好去处。这天,就有朋友跟珊珊三丫头闲聊到潮州游玩,因为潮州已去了多次,感觉几乎把整个潮州古城都玩了个遍,什么新八景、旧八景、内八景、外八景……没有她不知道的,但朋友说她还是喜欢潮州古城,还想到潮州古城游玩,但又想到发掘一些在潮州古城的“小众”路线或景点,想知道怎么玩?珊珊三丫头曾深度游玩过潮州古城“十大巷”,发现这是有历史有故事,能玩能逛的好地方,在这里会让游客有许多惊喜发现,玩一天也不嫌累,并且全部免费,赶紧推荐给大家。
潮州古城的“十大巷”,是指潮州古城城南的猷巷、灶巷、义井巷、兴宁巷、甲第巷、家伙巷、石牌巷、辜厝巷、郑厝巷、庵巷这十条巷子,它们在古时候是属于仁贤坊,曾是名门望族、达官贵人的聚居地,同时也是潮州古民居、潮州工艺等潮州文化的汇聚地。十条巷子云集了众多潮州先贤的故居。可能因为潮州古城太多著名景点,而这些巷子太多,以至许多游客即使来到潮州古城,或是忽略大巷,又或是走马观花,以致错过了十巷里面许多的有历史有故事的古建筑古民居。如果来潮州深度游的旅客,十大巷真的值得花上一天时间细细品味。
潮州“十大巷”从开元寺往南依次排开,互相平行,每条巷子长皆约为三百米,游客可以逛完一条巷子,再转入另一条巷子,依然一路走过去就可以了,不用走回头路。
第一站:猷巷
猷巷是十大巷靠北第一条,巷前端北侧已被改建为开元广场,从前的猷巷与旁边的灶巷是在一起的,都是开元寺的范围所在。关于猷巷巷名的来源,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猷巷谐音是“油巷”。因为曾经巷中曾经有许多家做榨油的作坊而命名。第二种说法与明朝的抗倭名将俞大猷有关,俞大猷是我国明代抗倭的民族英雄,也是消灭潮州倭寇有生力量的主要将领。在明朝嘉靖帝时,因俞大猷奏请嘉靖帝,加封开元寺为“开元镇国禅寺”。潮州人为纪念这位明代名将俞大猷,纪念他为潮州所作的贡献,将“油巷”字改为“猷巷”。这条巷子有几处“亮点”:
1、谢庭芳开创潮州第一家照相馆,为日后牌坊街的重修留下设计依据。
2、张锡光弦铺“张长合”,引出一句潮州俚语“做弦张长合”。
3、华人首富李嘉诚的岳父庄静庵先生和书法家佃介眉的故居所在。
4、27号的庄宅和40号“庆德流芳”陈宅,有与佃介眉有关的故事。
第二站、灶巷
灶巷,在明朝初建巷,因为曾挖出很多古人熬盐的土灶,被命名“灶巷”。灶巷原来在开元寺的范围之内,是开元寺厨房所在地。这条巷子有两处建筑是值得留意的:
1、灶巷20号林厝,是一座大夫第建筑,这幢建筑最初的主人是林鸿才、林鸿标两兄弟。两人最初从“腌咸杂”开始,,做出潮州千家万户餐桌不可或缺的“咸杂”。到了清宣统2年,兄弟两人合创“林美合”号,成为了潮州腌制业的首户
2、灶巷11号陇西旧家,这幢建筑此刻被翻新成一间客栈,但依然能感觉到这里昔日的豪华。建筑始建于年,最初的主人是陈嘉庚有限公司汕头公司的经理*学临所营建,年由其后人售给花园村东乡李门江赛珍,门匾还写着“陇西旧家”。
第三站、义井巷
义井巷,原名是“佛道巷”,位于太平路与下西平路之间,巷长米长,因为东侧太平路一边的巷口正对着“义井”而得名。相传南宋末代皇帝赵昺被元兵追杀,避难来到潮州,正当口渴难忍时,刚好见路旁有一口井,井水清澈,但又没有汲水工具,于是长叹一声:难道井水也欺朕么?话音刚落,但见井水上涌,直至井面,赵昺大喜,掬水痛饮,后此井被赐封“义井”。
整个义井巷中最显眼的建筑肯定是巷子中段偏西的吴祥记“皇宫”厝。这座建筑是当年潮州的著名百货大王“吴祥记”老板吴雪薰的宅子,年以*金两建成的。现在这里一边是民宿客栈,另一边是艺术品展示的地方。
第四站、兴宁巷
潮州古城的“兴宁巷”,与广东梅州”兴宁”县并没有太多的关联,名字大概是寓意“兴旺安宁”而得名的吧。整条巷子有三处地方特别吸引的:
1、关帝庙旧址。
2、兴宁巷20号朱熹第17代孙开设潮州百年商号“朱昆记”创始人府第。
3、兴宁巷24号潮州老字号“裕丰糖行”掌柜袁镜波的老厝。
第五站、甲第巷
甲第巷中的“甲第”是“甲第府第”之意,标榜着这里的民居建筑是拥有城中一流品位。不足米长的甲第巷中,仍能见到“资*第”、“大夫第”、“外翰第”、“儒林第”等彰显主人身份的门匾,以及“宗圣世家”、“济阳旧家”、“高阳旧家”、“龙游衍派”等姓氏郡望,这里有多处建筑很有特色。
12号外翰第是修建于清代中后期的建筑,住户也姓蔡,这里居住的是甲第巷蔡厝二房的后世嫡孙,据地方志史记载,清代光绪年间,蔡学渊在顺天府(北京)考中举人,后来官至承德郎、晋中宪大夫、户部贵州司主事等。他转入户部之前,是在刑部供职,因此他的府第便使用了“外翰第”的门匾。
第六站、家伙巷
因明清时,官府在这条巷子设置武器库,潮州人称武器为“家伙”,故名巷子就被命名为家伙巷。巷中历史上有明代“兄弟进士”李思悦和李思寅府第,由于兄弟官居要职,所以潮州俗话有“唔北(不识)死,去惹家伙巷李”。另巷子中有一座“福寿庵”,现居住多位老人在这里免费安度晚年。
第七站、石牌巷
因巷口靠牌坊街一端,原恰好有4座石牌坊而故名,现在只保留了2座,其中“木天人瑞”坊是清乾隆十六年潮州88岁进士刘起振所建,木天指翰林院,人瑞指年寿特高者。在石牌巷内有间培英小学,是由太平籍香港乡贤蔡儒添先生年捐资万元所建。
第八站、辜厝巷
辜厝巷的名字,是因为“辜朝荐的故居”而得名,辜朝荐是明代潮州后八贤之一,据说现在在辜厝巷内还有少量的辜氏后人在居住。这条二百多米的巷子竟藏有四处挂牌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以说是大有来头啊。
1、第一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民居:太平路辜厝巷10号的“红栏杆”。
2、第二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民居:太平路辜厝巷7号的“德里旧家”。
3、第三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民居:太平路辜厝巷22号的“辜厝巷王宅”。
4、第四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民居:太平路辜厝巷1号的“辜厝巷林宅”。
第九站、郑厝巷
郑厝巷的巷名,是因为在明朝时曾任两浙都运使的郑崇及其家族曾在这里居住而得名。至今,这一带的街坊仍流传一句话:“巷头祠堂,巷尾郑厝”,充分说明当年郑氏家族在城内名望甚高,十分鼎盛。
郑厝巷蔡宅,是古代的一种特别的建筑:“行辕”,现在被定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在历史资料中所记载的明代“翁公行辕”也就是这座建筑。明代兵部尚书翁万达(明朝潮州府揭阳人,是*事家、诗人。历任兵部尚书、川陕巡抚、宣大总督等。)他须随时随地了解各地的*情战事,便于排兵布阵,平息各地骚乱,这里就是他指点沙场,金戈跃马的地方。
第十站、庵巷
庵巷是十大名巷最短最窄的巷道。因明代以前巷内有啸雪庵而得名,该庵被毁于清世祖顺治九年(年)
游客在庵巷中可以留意一下巷中14号民居杜宅,这建筑是澄海莲阳杜氏家族来潮州创业的聚居地。
以上巷子中的建筑都是免费参观的,只是有些建筑里面仍有人在居住,游客需要征得他们的同意再进内参观,参观时注意不要喧哗。如今,尽管岁月流转,潮州古城的十大巷中的古民居都已变旧,变残破。但当游客走进一座昔日的大宅,我们仍然能从残存的部分云想像当年这里原有的样子,而每一座老建筑背后,可能都隐藏着一个已经远去的故事,等待我们去探寻。
想了解更多好玩好吃的地方,欢迎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