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地区的由来:潮汕地区即古代近代潮州府属地,年前汕头市属地。隶属于广东省,位于广东省东部沿海,北回归线与中国大陆海岸线相交处。主体是潮州、揭阳、汕头等三个地级市,有着共同语言及民俗文化,是潮汕文化的发源地,主要使用潮州话(潮汕话)。这里山清水秀,物产十分丰饶,是个旅游城市
广济门城楼
我们去的第一个景点是潮州广济桥。它的名气,在于它的身份——中国四大古桥之一(另外三个是赵州桥、洛阳桥和卢沟桥);它的独特之处在于结构——中国第一座启闭式浮桥,通俗点说,就是可开可合,开启时可通航可泄洪。但我们最终并没有走近它,因为……门票太贵了,居然要50块。对于我们这种从清晨吃到傍晚两个人也总共吃了块钱的人来说,一下子花掉块实在奢侈。于是我们决定舍弃这座有名的桥梁,走马观花欣赏一下与桥梁链接的古城墙和广济门城楼
广济门城楼以古城墙为台基,稳固且壮观,早就听说广济桥的夜景很美,而我们去的时候刚好太阳开始落山,白天黯淡无光的玻璃瓦和红色墙壁在*昏中因为夕阳和灯光的映衬,开始渐渐营造出“雕栏玉砌、琼楼玉宇”的氛围,在整座老城中格外耀眼。
潮州西湖
这座西湖有作为景点的名字,却没有景点的商业氛围,这简直是种惊喜。在公园里乘凉走动的,大部分都是当地人。景区的介绍里有很多诗情画意的名字,西湖鱼筏,湖心亭,处女泉水,凤栖楼,芙蓉池……这些好听的地名,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走过了几个。
只有离大门不远的涵碧楼给我留下了确切印象,纯白色的西式洋楼,在大片的绿色中瞬间抓住了我们的眼睛。“涵碧楼”这个名字不论在台湾还是在潮州,都跟革命年代的名人相关,台湾涵碧楼曾是蒋公行馆,眼前的涵碧楼曾是周总理的驻扎之地,在我还带着红领巾的年纪,他可是我的偶像。楼前有颗巨大的木棉树,听说有四百年了。想要走进涵碧楼内参观,果不其然已经变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于是西湖之旅就此戛然结束。
潮州西湖
许驸马府
许驸马府在离西湖不远的地方。许驸马府的历史在来的路上,三轮车师傅给我们俩讲了一遍,但是因为路边噪音以及师傅的潮州口音,我其实没太听懂。不过从字面意思也知道,我们要去的是一座驸马的府邸,达官贵人,大户之家,拥有气派的大门和高耸的屋檐。
……然而并不是,我们七拐八拐在一条十分破旧狭窄的小巷子里,找到了这位驸马的家。
甲第巷
甲第巷
是牌坊街的一条“支路”,不注意的话容易错过。只有两百米长,非常安静的一条小巷子。在所有古巷里,甲第巷名气最大,几座老宅子上悬挂着巨大牌匾,一看就知道这里曾有一段极风光的过去。斑驳老旧,别有韵味——倒是非常适合拍照,推荐。
西马路
西马路是我和朋友走了一整天,疲惫之际无意闯入的老街。从街头走到结尾,它已然成为我在潮州老城最爱的一条街。在关于潮州的攻略文章里,这条路是作为美食聚集地出现的,我们的确在这条街上品尝到了不少惊喜,“有名的”比如蔡伯糯米猪肠,“好吃的”比如没有名字的肉粿、甜粿和白粥。但我最喜欢的,是街道本身。
道韵楼
最后说一下交通方式吧:
高铁
那么,如何看待潮汕地区的旅游前景呢,小编也说道说道:潮汕人其实是很勤奋,经商很有一套,君不见世界各地都充斥着潮商的影子,但是,某种程度上说,他们生活节奏又是很慢的,特别在我这种曾经习惯朝九晚五高节奏人眼中,多数人的工作节奏,真是不值一提啊,而且仪式感特别强,每天该干嘛干嘛一点都不通融灵活。汕头是一座面海背山的城市,外加韩江贯穿而过,因此,一个小城,要海有海,要山有山,空气清新(相对其它地方而言,早几年天还很蓝,现在也一年不如一年了,大中国如此,无处能独善其地啊),一年之中,尤其冬天,少雨又温暖,从阴冷的上海一下飞机,那个暖风拂面~~怕冷的来这里过冬很舒服。然后,夏天,温度也未必有上海高,白天太阳直晒肯定热,到了傍晚,太阳落山,海风一上来,顿时就凉爽了。一般夏天极端温度不会超过35/6度。但是,请不要过于相信这里的天气预报,不准是经常的。潮汕地区基于它比较保守且封闭的文化、语言、生活习俗,在国内大中城市里属于风土人情比较例外的一支吧,它迄今还沿袭了很多古中国的传统,有人跟我说,潮汕话是最接近古汉语的一种方言,比如他们说“漂亮”就一个字“雅”,筷子是“箸”房子是“厝”,赞啊,高考文言文就是比人家有优势......这个城市,既然面海靠山,天然的旅游资源还是不错的,但是,缺点也很明显,景点非常分散,没有特别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