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俊英
邢映纯
江马铎
*春生
这是一座富于传奇色彩的小村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一位出身书香世家的青年从村里出发,以一腔爱国热血投入轰轰烈烈的革命文化浪潮,成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中国工人运动领导者——他的名字,叫做“戴平万”。
溪口村
走进戴平万故居
本是世家子弟,他却义无反顾献身革命
三代名儒之后
初夏,带着从史料上引发的种种猜想,我们走进潮安区归湖镇溪口村。此番探访,围绕新近修复的戴平万故居而展开,这座修建于清末民初的宅院,承载了溪口村重要的人文历史。
戴平万故居
宅院坐西向东,总面积约平方米,外围墙南北首各开一个门,门额上分别书写着“兰桂”“腾芳”。主体建筑为两进格局,南北各有一列厢房,首进门楼间嵌着“儒林第”的匾额。穿过门楼间,天井两侧是对称的廊庑,第二进主厅堂左右各一个开间。
去年,潮州市启动左联六杰名人故居修缮工程,戴平万故居率先完成修复。溪口村*支部书记戴建斌介绍说,抗日战争时期,宅院曾遭日*轰炸,北侧部分结构损毁,后来被改建成双层矮楼。此次修缮过程中,本着修旧如旧原则,将矮楼拆除,依照南侧样式恢复原貌。
东北角一间偏厅,石门框上的缺损赫然可见,成为这座宅院历经炮火摧残的证据。
戴平万(原名均,字平万)出生于年。曾祖父戴维祺,是清道光二十六年()丙午科举人。祖父戴清源,附贡生,授翰林院孔目,清咸丰年间任汕头漳潮会馆司理,光绪《海阳县志》总阅之一。父亲戴贞素是清光绪年间秀才,民国初毕业于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能诗词,擅书法,一生从事教育事业,文名播于潮汕。
出身书香世家的戴平万,8岁便在村里的凤喈私塾读书,12岁进城就读潮安县立第一高等小学(今城南小学),与后来的左联常委洪灵菲同届。随后,他和洪灵菲双双考进广东省立潮州中学(省立金山中学前身),对文学共同的热爱让二人结成挚友。
踏上革命征途
潮州府城昌黎路西端岳伯亭总兵巷12号,一座老民居历经岁月沧桑,如今仅存残垣断壁。门框上的额刻尚存,正面为“戴氏介祖试馆”,背面为“双柑书屋”。这是戴清源为纪念戴维祺(介圃)而置建的宅院,也是戴平万在府城读书期间的住所。居住在昌黎路东端“荣春堂”药行的洪灵菲,经常登门与戴平万一同学习讨论。
那个时期,五四运动正值高潮,二人受到新思想的洗礼,积极参加爱国宣传活动,人生轨迹亦紧紧相随。他们以同样优异的成绩中学毕业,考进广东高等师范学校(中山大学前身)西语系。在广州读书期间,一起参加学生运动,宣传民主进步思想,发起组织潮州旅穗学生革命同志会,并加入中国共产*。
年6月,广东、香港各界举行声援上海五卅运动的大罢工示威游行,23日,广州10万人的游行队伍在沙基一带遭英法*队机枪扫射死伤惨重。戴平万和洪灵菲都参加了这次游行,亲眼目睹震惊中外的“沙基惨案”,深切感受到只有彻底反帝反封建,才能寻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从此更加坚定地走上革命道路。
戴平万小说《小丰》详细描写了这段经历,反映了帝国主义的强横和被压迫民族的痛苦,流露出强烈的反抗精神。
年,戴平万、洪灵菲大学毕业,进入国民*中央海外部工作,后戴平万被派到暹罗总支部。年,国民*右派发动反革命*变,大肆屠杀共产*人,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洪灵菲被迫流亡南洋,戴平万也被特务盯梢,处境十分艰难。
南昌起义爆发后,起义*攻占潮州、汕头。二人相约回国途中,闻讯前往投奔起义*。不料,起义*在潮汕地区建立红色*权仅七日,便遭到疯狂围剿被迫撤离(史称“潮州七日红”),他们只得半道潜回江东镇红砂村洪灵菲家中匿居。
戴平万在小说《出路》中写道:“万君呀,三载的回乡念头,却付之一场空梦!我虽望见儿时相识的溪山,和曾经登临的古塔,虽知道塔后溪旁的被秋烟迷住的孤城,那是渴望着的梦里的故乡!”
自从参加革命,戴平万就没回过家乡。这篇小说讲述的是他在红砂村短暂匿居的心路历程,小说中还叙述了他的母亲到村里跟他见面的情景。
从“左联”到“孤岛”
年冬到达上海后,戴平万开启了革命文学创作高潮。他的作品放眼于革命斗争生活,矛头直指旧世界的黑暗,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戴平万是筹备小组成员之一。左联时期,他的小说《陆阿六》被作为优秀作品翻译成日文在日本出版,当时的评论界赞誉他为“新兴文学的花蕊”。
期间,戴平万曾被派往满州省参加抗日工作,主导东北抗日联*早期创建活动。后又回到上海,继续从事文艺救亡运动,是左联最后一任*团书记。
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挑起全面侵华战争。11月,上海沦陷,在沪文艺工作者纷纷撤离,但也有一部分留下来,继续坚持抗日文艺运动,文学史上称为“孤岛文学”。
戴平万就是上海“孤岛”中的文艺战士之一。他参加了地下*报刊筹备组织工作,负责编辑新闻版面、文艺刊物,并不时发表随笔、论文、评论等,为“孤岛”中的人们传播外界和根据地的消息,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年,戴平万被派到苏北根据地,任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文学系教授。年调到苏中区*委宣传部,负责主编苏中区*委机关报《抗敌报》,后调到苏中区*校主持日常工作。年春,抗战胜利前夕,42岁的戴平万在江苏兴化县(*校所在地)去世,将一生奉献给*的革命事业。
青山处处埋忠骨。戴平万去世后,安葬于兴化县当地。而溪口村的戴平万故居、府城的“双柑书屋”,这位革命先驱留下的足迹不应被历史所遗忘……
翻开“凤凰村调查”历史一页
见证传奇村落百年浮沉
一个学术“疑案”被揭开
戴平万故居不仅是溪口村红色文化、名人文化的载体,还拥有一块极具分量的招牌——“凤凰村调查纪念馆”。
年,美国社会学家葛学溥通过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了著作《华南的乡村生活——广东凤凰村的家族主义社会学研究》。葛学溥于年前后来到中国,任上海沪江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教授。年至年,他利用学生放假回乡的机会,让学生在各自家乡开展学术调查。来自凤凰村的学生调查最为成功。于是,年,他亲自前往凤凰村作短暂访问及体质测量,随后回到美国并完成了这部著作。
《华南的乡村生活》中描述的“全村最新最好的房屋”
凤凰村研究,是中国社会学、人类学第一次对村落全面的田野调查,由此形成的《华南的乡村生活》,是第一本华南汉人村落社区的民族志研究,比费孝通先生社会人类学经典著作《江村经济》早14年。
由于葛学溥著作中的“凤凰村”是化名,而他本人此后未再继续从事乡村社会研究,“凤凰村”的原型究竟坐落何处,一直是学术界的“疑案”。直至年,中山大学的周大鸣教授到潮州实地走访,才揭开了尘封七十年的谜底——“凤凰村”就是归湖镇溪口村。
村里一度只有12户留守
翻阅《华南的乡村生活》,仿佛穿梭时光,回到百年前的溪口村。发源于凤凰水库的凤凰溪,缓缓流过村西,往南汇入滔滔韩江。那时,村民外出都必须搭乘渡船,“凤凰村航船的来来往往,犹如城乡之间的动脉。”“途中,船员和乘客也不停地闲聊、抱怨,船上成为韩江流域村民们公众舆论和交流的场所。”
据书中记载,当时凤凰村只有人口,果园和水田围绕着村庄,村民以园艺种植的收入为主,但田园经常遭洪水肆虐而失收,许多青年人到国外寻找致富梦,部分村民迁移到潮州城、汕头经商。
探访过程中,村干部也告诉我们,昔日,村里生活生产物资匮乏,每年汛期都会暴发洪水,村舍不得不修建成双层矮楼,以便发水时将物质转移到高处。农业不能自给,青壮年被迫外出谋生。新中国成立前,一段时期只有12户留守在村里,其余都到外面务工、经商。问起村民的经济来源,大家都笑称“我们吃汕头。”
葫芦市一角
民国时期,村里在江边创办小集市“葫芦市”,一度十分兴旺,后遭侵华日*轰炸而陷入萧条。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沿江修筑了堤坝,村民免除了洪水之患。如今的溪口村,人口已经增长到多人,交通日益便利,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村民更愿意留下来种养果林做点小生意,过着平静安逸的日子。
重视教育的传统世代承袭
虽然生活环境不算优越,但重视教育历来是凤凰村的传统。《华南的乡村生活》中记述,“只要显示出读书天赋,不论贫富,保证为每个男孩提供教育机会。”除了旧式私塾,村里还较早办起现代教育,并一度出现教会学校。个别学校开设成年教育,教授普通话、书信、算盘和古文。公共阅览室里有船工带来的《汕头日报》以及《新青年》等杂志,“积极进步的观念震撼和唤醒了年轻一代”,老师和学生有规律地读新闻。
凤喈小学潮州文史学者陈贤武认为,由于溪口村坐落在凤凰溪下游与韩江的交汇处,形成天然良港,很有可能在明清时期,这里曾是盐运的中转站。沿海盐场生产的食盐,从韩江水路运往各地,在此查验中转,因而一度形成活跃的码头,加上生活着大户人家,崇文重教得以蔚然成风。后来,随着环境变化,村民纷纷外迁,村庄逐步走向没落。但浓郁的人文气息,使此地得到社会学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