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所城位于广东省饶平县所城镇,是一座明朝洪武二十七年建成用于抵御倭寇的古城,原名“潮州府饶邑大城守御千户所”,距今已有多年历史,至今东西南北四个城门保存完好。所城东隔淡水埭与大埕镇相邻,北距福建诏安县城南诏镇约15公里,西距饶平县城*冈镇约15公里,南与南澳县隔海相望。大城所位于饶平东里半岛中心位置,是明清海防重地。大城所号称粤东第一城,是潮州府内四个明朝建成的古城之中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城。
大城所城垣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大城所村入选中国第四批传统村落
大城所端午节游旱龙被列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城所被认定为广东省第七批古村落
大城所被评为第二批“潮州市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饶平民间故事陈吊王与朱蔓姑
吴德
鹧鸪叫反南宋末年,闽粤交界的四百岭主峰上插着一面义旗,上书“陈”字。这就是农民起义*陈吊王的旗号。陈吊王原名陈吊眼,十五、六岁时便随父走东里,卖私盐。二十岁那年,陈吊眼在山上用一支鸟嘴厚刀砍死一只猛虎,本该得到奖赏,但官府闻知他的父亲曾聚众抗粮,杀害官差,便派人缉拿陈氏父子。这日,陈吊眼在坑廊犁田,表妹朱蔓姑提前送饭匆匆而来,把消息告诉表兄,要他赶快逃走。忽然,山上鹧鸪声嘶力竭地叫:“鹧鸪王,喳喳!”“鹧鸪王,喳喳!”俗话说,一个山头一只鹧鸪。聪明的朱蔓姑灵机一动:我们也可占个山头,于是说道:“表哥,你听,鹧鸪鸟喊你造反。”陈吊王侧耳一听,果然四面山头上的鹧鸪鸟都喊:“陈吊王,造反!”“陈吊王,造反!”陈吊王也觉得现在只有造反才有生路。于是便在四百岭举起义旗。晚上主峰燃起熊熊篝火,周围许多山头也举起火把,点着灯笼,给投奔义*的人引路。周围许多座山因而得名叫点灯山。有前点灯、后点灯、东点灯、西点灯……”天门迷阵陈吊王起义不到一年,威震潮州、泉州、漳州一带。这时元兵入侵,张弘范、唆都二将带元兵践踏闽粵赣三省。陆秀夫护宋帝昺南逃来到饶平东里红螺山(今在东界)。陈吊王会合许夫人率领的畬族义*,联合王师,守住红螺山、紫峰山(今在高堂)及沿海高山。在百丈埔与元兵血战,义*损失惨重。陆秀夫护宋帝昺渡海过南澳。陈吊王只得退守四百岭,在点灯山、*岐山建立招*营。元兵分二路围剿义*,陆路调动在平和的精锐骑兵抵太平包抄过来。水路已达饶平海面。陈吊王得知水陆告急,召集众将商议退敌之策,朱蔓姑献出退敌妙计。朱蔓姑幼年上山牧牛,灵通岩有个尼师法号善妮,见朱蔓姑聪明勇敢,便传授给她十八般武艺,赐给她一条缠脚的宝绫,只要将宝绫凌空一抛,便逢山开路,逢水搭桥。这日一早,朱蔓姑扮成渔女,划渔舟望元兵水师营而来,在水师营附近捕捞鱼虾。元将哈啦啦拘捕渔舟人等,讯问义*虚实。朱蔓姑假装非常害怕地说:“那可不得了呀他们兵船镇百洲(碧州岛),*营驻扎四百岭。”哈啦啦以为是百个洲和四百条山岭,暗暗吃惊,又问战船能否从凤江河登陆?”朱蔓姑说:“陈吊王在海面上布下了天门阵,有大门、小门………三百门。”哈啦啦的战船已经领受过大门、小门(海峡)风潮海流的险恶,如今还有三百个险门,顿时心凉了半截。朱蔓姑又说:“若误进天门阵,那时如瓮中之鳖,要走也走不离。”哈啦啦又问,为什么每夜沿海山峰鼓角喧天,似有火龙游动?朱蔓姑告诉他,那是义*巡哨和练兵。灯火最亮是紫峰山和东里尖。这两个山峰是陈吊王的兵把守,象一把铁钳,控制着凤江水陆两路。哈啦啦半信半疑,把朱蔓姑她们放了。哈啦啦定过神来,想把朱蔓姑抓回来带路,可是奇怪,只见海面红光一闪,朱蔓姑她们顿时无影无踪。哈啦啦更加怀疑,不敢轻举妄动,暂时按兵不动。这就中了陈吊王的缓兵之计。火炭笼阵元*陆路骑兵已迫近四百岭东北面山下。陈吊王早在各个山口要道设下埋伏。一面发动山民砍竹破篾,编织炭笼。山路两傍的山坡上,堆放着数万只炭笼。元兵铁骑取道顶坑、坪路向四百岭进攻。义*诈败向山路逃跑,诱敌深入。元兵不知是计,依仗骑兵优势,穷追义*。可是山路越来越崎岖狭小。骑兵裹足不前。正要下令回兵,突然三声炮响,陈吊王带领义*出现在山头上。义*擂鼓呐喊,数万只火炭笼一齐滚下山路,铺满路面,元兵催马逃命,谁知马蹄踏进炭笼,被笼篾缠住,一时战马惊惶跳跃,互相碰撞跌倒,自相践踏,死伤无数。
义*滚下擂木、炮石,元兵弃马逃命,又纷纷误落山民捕捉野兽的陷井。陈吊王大获全胜,砍下元兵死伤战马的头颅,吊于大榕树上。后人称这个地方为马头岭。深涂湳洋阵元*骑兵覆没,元将哈啦啦率领水*,带着向导从柘林古渡口登陆,进攻四百岭,来到南岭,深涂洋挡住去路。原来这深涂洋(今在联饶)退潮时,一片浅海烂泥。涨潮时水漫至东面潮坑村。元兵见对岸义*阵营严整,旗展鼓喧,不敢轻敌,在南岭和*岐山安下营寨。朱蔓姑带领女兵到敌营前挑战。哈啦啦上过她的当,一见大怒,挥兵掩杀,追至深涂洋南面,已经开始涨潮。朱蔓姑稳住阵脚用激战法:“这次可不要再受骗当涂狗啊!”哈啦啦怒道:“上次被你这衰娼骗去,这次再不受骗了!今日你逃上天,我要追上天”。他指挥元兵紧紧追杀过来。朱蔓姑解下缠脚宝绫,当空一抛,一条大路通过湳洋,女兵遁去。元兵却越陷越深。想唔定,无生命。这时海潮暴涨,元兵也淹没在汪洋大海中。后来湳洋浮聚,变为陆地,建起乡里,就叫做深涂乡。
飞鹈岭借粮元兵调动大队人马围剿四百岭,切断义*的粮道。四百岭被困月余,粮草将尽。朱蔓姑带领义*从秘密小道上乌山借粮。连年战祸,山民那有粮食可借,朱蔓姑正在为难之际,迎面走来一个须毛鬓白的老者,朱蔓姑向老者请教。老者道:“有心借粮借有粮,此去乌山腹地飞鹈岭,岭上有个山洞,洞里自有取不尽的粮食。”朱蔓姑正欲细问,老者飘然不见了。朱蔓姑按照老者指点的方向,上飞鹈岭寻到那个洞,只见洞口被一巨石封住,巨石上有一个少了中间一点的“心”字。朱蔓姑揣度老者的话,自语道:“此心无心不成心,我朱蔓姑替天行道,不辞千难万险前来借粮,能说无心么?”言毕飞起一剑向那缺少一笔的“心”字中心掷去,不偏不倚,插在字中间,变成“心”字。朱蔓姑拔出利剑,刀口变成一个大孔,白米立即源源涌出。朱蔓姑带领义*,沿着秘密小路,偷偷地把大米一担担挑回四百岭。(本书配图:张立盛)
卸头梳妆陈吊王准备把义*转移上乌山。有一夜,他梦见突围胜利,便请人占ト。巫师说道,占词“十月满月红花开”,主“吉”。怂恿义*及早突围。陈吊王大喜,准备马上突围。朱蔓姑认为丢弃根据地,长途转战,义*会在饥乏中被元兵消灭,此事宜从长计议。陈吊王性急,认为朱蔓姑妇人见识,不听劝阻。当晚召集各山头将领,清点男女各营*饷金银,全部收归大营发落。男营清出十八瓮白银。女营清出八马槽元宝。全部搬到四百岭营前。陈吊王命令男女义*都集中到大营听令。陈吊王登上点将台,说要和元兵决一死战,冲开一条血路上乌山。愿意者站到他的身下,不愿意者留下守银。大部分将领和义*都不同意孤注一掷,但也不得不站到他一边。有一些贪生怕死的人,挪动脚步,慢慢地站到金银一边去了。朱蔓姑因意见不同,也坚决站到金银边过去,她的亲随女兵,也跟着站过去。陈吊王认为守银者是怕死贪生,下令将朱蔓姑和所有站在她一边的人处死,首级盖在银瓮上,一同埋入地下,让他们永远守金银去。可是朱蔓姑的头怎么也砍不下来。巫师告诉陈吊王,说朱蔓姑是娓蝶精,要砍断她的头必须在她梳妆的时候。朱蔓姑率领女兵驻扎在点灯山上。每天天未亮便点灯起来梳妆,一般人都不知道她是怎样梳头的。这日,天未亮,陈吊王便偷偷来到女营看朱蔓姑梳头,顿时吓了一跳。只见她端坐镜前,把头卸了下来,精心地梳妆,插上一支山茶花。梳妆完毕,捧起头来,待要安装上去时,陈吊王把剑一挥,一道寒光一闪,朱蔓姑的头再也安装不上去了,滚落在地上。如今点灯山上有块石头,说是当年朱蔓姑的梳妆台。陈吊王命人把朱蔓姑的尸体埋葬在八马槽元宝的地方,掉下来的那支山茶花也插在上面。山茶花很快生根长枝发叶,不久满山开遍山茶花。陈吊王用宝剑在巨石上錾下“薇凤恒市”四个大字。传说后人如果有谁能解开这四个字的谜,就能找到当年埋藏的金银。若是找到朱蔓姑的元宝,就能发财致富;若是找到陈吊王的银,就要生病招祸,直到钱银破尽才平安。因为陈吊王的钱,有贪心*守着。陈吊岭陈吊王杀了朱蔓姑,当晚三更时分,点火烧营,四百岭火光烛天,杀声震天撼地,陈吊王带领义*左冲右突,杀死元兵无数。元兵集中全力包围堵杀,义*死伤惨重。陈吊王杀开一条血路,来到一座大山面前,断了去路,后面元兵紧紧追杀,陈吊王身边只剩下数十名随从,英勇厮杀,都牺牲在山前,陈吊王负伤被擒,后人为了纪念陈吊王英勇抗元,称这座山为陈吊岭。陈吊王被解到元都,皇上诱他做官,他坚决不从。英勇就义时高呼:“砍断我陈吊王的头,砍不倒乌山义旗”。后来,陈吊王的余部果然在乌山坚持抗元,相传一直延续到元朝覆亡。资料来自饶平*协文史组和饶平县文化馆编的《饶平民间故事选》
配图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饶平民间故事系列:
饶平民间故事—打破鼓
好文!必须点赞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