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xwdt/151016/4710728.html《浙江诸暨嵝岣张氏家谱及浙粤逸史》一书是由陈梅湖先生所撰,其孙山西太原陈端度先生整理点校,作为陈公梅湖文献选十五之十三,于年3月出版刊印二百册,赠送各大图书馆及史学研究者藏阅。年8月中旬,笔者作为一位诸暨地方文史爱好者和谱学爱好者,也非常荣幸地收到了陈端度先生的赠书。一、陈梅湖其人及避居诸暨缘由陈梅湖(─),原名沅,字梅湖,号光烈,广东省饶平县隆都大巷(今属汕头市澄海区)人。他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明好学,知识渊博,于清末考取了秀才。后赴泰国继承父亲陈慈登产业,成为著名侨领,并任泰国中华公学学监。在参加反清革命活动后,把大部分家产变卖,以所获资金赞助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事业。在南洋募集起事用款,与潮汕籍新加坡侨领萧竹漪、林义顺、林受之、张永福等人,为中华民国的创立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华民国成立后,陈梅湖历任孙中山先生秘书、秘书室主任、国务院存记、潮梅自治总会会长、分陕道尹、行岭东招抚使事兼莞潮梅官产招宁盐*、粤东公路局长、闽粤边粤*招抚特派员、行粤*招抚使事、饶平县长、大埔县长等职。年6月,潮汕地区被日*攻陷后,陈梅湖受好友时任国民*第六集团*总司令、两广边境司令蔡廷锴与广东第九区统率委员会主任刘志陆将*之秘托,不顾个人安危,忍辱负重,潜入敌营,先后充任汪伪粤东区绥靖督办、广东省东区行*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等职,并被授以陆*中将*衔。年3月,南京汪伪*府免去陈梅湖本职,准备将他调往南京*府或他省委以重任。时蔡廷锴将*由于受蒋介石排挤而解甲,刘志陆将*也于是年病逝。陈梅湖遂不愿继续厕身敌营,便以老病等为由罢官隐退,于年皈依佛门,并先后剃度、灌顶,任汕头市密教重兴会理事长,于沙汕头心云精舍潜心修志。日寇投降后,因陈梅湖曾身处敌营而掌握沦陷期间一些重要人物投敌叛国、鱼肉同胞之罪证,故受到这些奸人宵小构陷;蒋介石又报其参与蔡廷锴将*成立抗日反蒋之福州“中华共和国人民*府”之旧仇,下令通缉,至无立足栖身之地,幸得师友侠士庇护,由汕头浮海至香港避居。年春,陈梅湖的门生、曾任蔡廷锴将*之少校秘书、时任国民*第二十七集团*少将参议、浙江诸暨枫桥人张慕槎将*,听闻恩师孤身避居香港身处险境后,寝食难安,当即飞书绍兴学友广东省府科长贾封川、广州上海酱园主人张昌辉,携通行证并附厚币到港邀请他住到枫桥镇自己家中。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陈梅湖才来到诸暨枫桥这个颇具人文底蕴的浙东古镇,直到年12月才离浙返港。在诸暨的这段时间里,陈梅湖还游历了绍兴、苏州、杭州等地。他交友广泛、笔耕不辍,作有不少诗文,并编纂了《浙江诸暨县续志例议》《重修浙江诸暨孝感里志例议》《浙江诸暨嵝岣张氏家谱》《增订浙江山阴高村张氏宗谱》《浙江绍兴筠溪周氏家谱》,又利用在浙期间所找到的诸多史书,结合原所掌握的广东尤其是潮州的方志人物资料,撰写了《浙粤逸史》。二、《浙江诸暨嵝岣张氏家谱》的价值1.近年,诸暨各地续修家谱之风方兴未艾,年,嵝岣张氏也启动了修谱工作,因老谱残缺不全而进展缓慢,该谱为续修嵝岣张氏家谱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2.谱中《监察御史张次宁敕命一道》按语云:“右敕原为除授之旨,竟作旌表之词。不但文不对题,官不符制,其句尤俚,已非纶阁掌麻之笔。首冠‘奉天承运’,益显其伪。以‘奉天承运’四字,冠于诏书之首,实自明太祖始,详于秀水沈德符《野获编》,至清依然沿用。”可见陈梅湖先生精通历史,一针见血的指出了这篇诰敕的问题。并且针对这类问题,陈梅湖先生还提出了处理方式,“此敕乃后之不明历代典制而喜矜侉者之所为,本应删去,或恐族中人,有以擅削祖先敕书,有伤宗族体面相诟谤,故仍循前谱,依原格式列于旧序之前。以讹传讹,殊非得已。然弘博之士阅之,谗赝自判。”陈梅湖先生在《答张之峰宣城(一九三六年丙子十月廿八日)》的书信中又提到:“《谱》中汉敕二道,弟能看出后人撰附,可见读书有得,可喜可喜。其唐敕三道,亦后改撰,较汉敕尤陋,作者当日恐于《新、旧唐书》亦未寓目,故有如是之文。然此种传会而不雅驯之文字,诸家族谱多有之。后嗣奉扬先德,文虽赝,孝固可嘉,存疑可也,万勿以其赝而删之。”这种较为合理的处理方式,既保存了原始的资料,又用按语的形式指出了问题,非常值得广大修谱者参考借鉴。三、《浙粤逸史》的价值1.《浙粤逸史》卷之三《人物》中辑录有明清潮州府海阳人林鉴、吴六奇等,潮阳人林大春、周光镐、许岳英等,饶平人翁理、周用等,澄海人郑廷櫆、陈勇等在浙任职事略。又有宋代至清代一大批浙江人赴粤特别是莅潮任职、寓贤事等,为潮汕历史文化研究及相关地方志的编纂增添了重要内容。2.陈梅湖先生还在枫桥写了《畸园八咏》《雨后登见大亭》《化城寺》《憩杨家庄》等几首应景之诗,其中在《畸园八咏》的注释中写到:“园中藏书数万卷,不鲜宋、元、明、清珍本。五年前,因公子季侃方伯事,被驻*连器具搬置五显桥上,焚烧两昼夜。桥跨枫江,为巨石筑成,板多曝裂。”这对研究当时枫桥风土人情具有较高的资料价值。3.陈炳荣先生著《枫桥史志?人物传(上)》记载陈遹声三子陈诜生于年,而卒年不详。据《哭陈叔辛员外(七言律)》(一九四六年丙戌六月):“廿载神交翰墨缘,未谋一面竟生天。高山流水伊人杳,哀笛晚风止自怜。易篑岂曾呼白帢,餐英同似茹*连。萧萧短髩澘澘泪,洒落枫林化紫烟。(叔辛:姓陈,名诜,诸暨枫桥人。光绪之季,由优贡仕至陆*部员外郎,简放兵备道,加三品衔。)”又《暨阳三君》一文记载:“诸暨陈叔辛观察以优贡生现宰,官身郎署……丙戌春,避地至*浦,拟依紫峰以居,窃喜赡范匪遥,可慰饥渴。遽接紫峰报书,观察已捐馆舍矣。悲夫!神往廿载,晤期来生,玉楼缥缈,怆也何如?一俟紫峰来会,当倩导拜遗像,引展幽宫竭诚,荐一束生刍,告知音于泉下。”从这两篇诗文可知陈诜卒于年。又《枫桥史志?人物传(下)》记载陈季侃生卒年为~,文末又说“年病逝杭州,享年68岁。”可见此说前后矛盾。从《悼季侃兄(七言律)》:“渔人孰顾信天翁,赤舌烧城数已穷。疏赞孙郎张九伐,徒叹尼父和三终。精灵永宅依名父,辽陇犹听颂恤功。痛汝稀年磨折死,鹖巢红泪洒青空。”该诗署日期为“一九五○年庚寅八月”,可知陈季侃当去世于年,其享年正好为68岁。此也可见该书不但修正了诸暨地方文献资料中的错误,也起到了补充的作用。4.随笔《禺山逸叟》《逊帝后纪》《景崧总统》《廖仲恺之死》《汪蒋果密谋耶》等文章以其个人见闻记述了当时社会如汪精卫长兄汪兆镛、满清逊帝溥仪、民国元老廖仲恺等一些人物和事件,对研究民国史也具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笔者收到该书后,即如饥似渴的拜读了一遍,获益匪浅,认为该书的刊行对研究诸暨地方文史具有很大的研究参考价值。陈端度先生又来电嘱我写读后感,笔者才疏学浅,然义不敢辞,却一拖再拖,方成此小文。试着以一个诸暨人的眼光,对陈梅湖先生的生平情况及该书的价值作一简单浅显的叙述,以谢陈先生赠书之谊!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