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去年这个时候,一代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在香港逝世,享年岁。饶先生的祖屋就在潮州滨江长廊的城墙旁边,是地地道道的潮州人。这不仅让人想起了同样有潮州标签,而且还曾经与饶先生有过交集的民国人物——陈梅湖。
一、敢为人先,慷慨为国
陈梅湖(─),又名沅,号光烈,饶平县隆都大巷人,不仅是地地道道的潮州人,而且是地地道道的隆都人。
陈先生出身世家,在清朝末年考取秀才,随后在泰国继承父亲陈慈登产业,荣任泰国中华公学学监,成为著名侨领。
也是在泰国时期,陈先生参加了反清的革命活动,不但把大部分家产变卖,用于赞助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事业,而且还遵照孙先生的吩咐,到南洋募集起事用款,为中华民国的创立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
中华民国成立后,他历任孙中山秘书、秘书室主任、国务院存记、潮梅自治总会会长、分陕道尹、行岭东招抚使事兼莞潮梅官产招宁盐*、粤东公路局长、闽粤边粤*招抚特派员、行粤*招抚使事等。
年6月16日,陈炯明叛变,孙中山被困于永丰舰上,电令陈先生上舰,负责给养。在40多天里,他冒生命危险,组织从陆上不断运送给养上舰,直到平息叛乱。
年6月1日至7月6日,8月至10月,年2月25日至7月20日,陈先生三次兼任饶平县长。年8月至10月任大埔县长。
年,蒋介石发动了“4·12”事变,陈先生义愤辞去一切职务。
年日*进犯上海,蔡廷锴率十九路*英勇抗击,后退至福建,联合李济深、陈铭枢等在福州成立抗日反蒋的“中华共和国人民*府”,陈先生应聘任高级参议。这是陈先生在民国*界的最后一次露面。
二、著书立说,成就斐然
年以后,也就是蒋介石发动了“4·12”事变后,陈先生在原广东大学(今中山大学)校长邹鲁邀请下,到广东通志馆,协助馆长兼总纂、好友温丹铭(又名廷敬,大埔县人),修《广东通志》,与温共纂成《古迹门》12卷。
此后,大概是在年冬,陈先生应邀到南澳总纂《南澳县志》。
在南澳期间,陈先生多方搜罗、参考,写成《征访册》,然后择要入志,终于在年夏,将长达25卷、36万字《南澳县志》定稿。
年冬,陈先生赴香港定居,利用原来博访勤采的饶平县史料,辛苦补订,在年完成《饶平县志补订》,22卷,64万多字。
随后,陈先生在又不顾年过古稀,着手编纂《潮州郡志》。可惜志未竟,于年病故,安葬于香港。
纵观陈先生一生,有《广东通志列传》、《南澳县志》、《饶平县志补订》等56种著作,其作品之丰,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俨然有资格称为“大家”。
三、一失足成千古恨,历史没有假如
年端午节,日寇攻陷汕头等地,成立汕头市伪*府。
陈梅湖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先后在汕头市伪*府任秘书长、警察局长、东区绥靖督办行*专员兼保安司令。这一次履历成为陈梅湖一生的污点。
尽管任职一年半后,即年春,他便因“迂戆”而罢官,但是这一年半以来在他人生所留下来的伤疤,已经没有办法磨灭了。
据其孙陈端度先生,年《一位辛亥革命老人的传奇人生》所述,陈梅湖此举是奉蔡廷锴、刘志陆将*之命潜入日伪组织以探情报。
然而,时至今日,这只是陈端度先生的一家之言。遍寻许多记载,始终没有正式的记录指出陈梅湖是以“卧底”身份潜伏在伪*府中,反而是在《日*侵略广东档案史料选编·国民*广东省*府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到许多关于陈梅湖的不光彩记录。
大概,历史就是这么残酷,但是这种残酷,或许也是它的精彩所在。
(文章由网友“水边大椿”提供)
来源:隆都海内外,感谢授权!
澄海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