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一家潮汕小饭店在上海的艰难生存
TUhjnbcbe - 2020/11/13 18:36:00

有次和几位大酒店的大厨吃饭,聊到上海没有夜宵可吃,他们说是啊,吃面吃馄饨的地方只有主食,半夜吃的话太撑;做小炒的话人工成本太高,只有卖小龙虾和麻辣烫的才能生存。他们自己经常去一家潮汕小店夜宵,吃点家常菜和小海鲜,喝喝酒聊聊天。厨师的选择通常不会差,而且他们都是广东人,隔了几天我就冒着当时38度的高温去试了试

看到这些牛*蛇神就觉得挺像样

这是7月时的水产,后来每次去都有不同

这个冷菜间有点潮汕小店的意思,也有一些杂咸,但品种已经融合了

大厅的布置不像潮汕店,感觉像是商场里的融合菜

包房就更不潮汕了,这几个椅子是假装的爱马仕?我猜大概老板有朋友是做家具的

我随口问有没有冰过的白葡萄酒,通常在小餐厅里我不抱希望,没想到这家店真有,是冰过的,而且便宜

既然是潮汕店,一上来必须试下卤水,这份拼盘切配得当,卤水偏重,香气也够

这些年卤水老鹅头卖出天价,店家老实,没有冒充老鹅头,卤鹅头每个卖38元,下酒合适

卤鹅肝也是不能放过

7月时冻花蟹不够肥,现在的肥好多

蟹钳子里的肉够厚实。这蟹不便宜,但比其他潮州大酒楼平价多了

大眼鸡蘸普宁豆瓣酱是潮汕打冷的常见鱼,在上海就比较少。好像还有别的“鱼饭”,本地人基本不会点。狠多开到上海的地方特色小店都有一个困惑:到底是服务上海客、还是偏重家乡客?这不光是菜单写法的不同,对厨房人员和设备、以及食材采购都有重大影响。两种方向都有市场,或者索性模糊菜系和发源地,做好几个招牌菜即可,走过路过的客人只是来解决吃饭问题,并不关心你来自哪里

名词解释:潮汕打冷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香港黑道人物常到餐馆吃霸王餐,但潮汕人也不是好惹的,香港第一大帮派“新义安”便是潮汕帮。餐馆伙计一旦发现有人前来吃霸王餐,便会大喊“打人”召集伙伴和邻近的老乡一起对付吃白食的人,潮汕话“打人”的发音接近粤语的“打冷”,慢慢地香港人就把这种潮汕夜排档称为“打冷档”。

潮汕的小店通常做卤水的话就不做烧味,但在上海客群中,烧味比卤水更受欢迎。这家店自制的烧味都不错,烧鹅和叉烧都高过上海平均水平

店里卖宜良烤鸭,挺好吃,而且便宜,每只只卖38元,但这是云南的特产,潮汕店里为什么卖这个?奇怪

店里还卖海南文昌鸡,这算什么思路?

见我不断在问,老板过来打招呼。老板名叫阿平,汕尾人。本以为他会解释菜品,没想到他开始诉苦。大家可以脑补下潮汕普通话的发音,更有打冷店现场感:

我本来不是做餐厅的,我做水产和食材,供应上海的好多大酒楼,后来有朋友在这里有个房子给我开餐厅,*租便宜,我就做了。我本来很有信心,因为我食材好,你们在某某大酒店某某某大酒楼吃的海鲜和鸡鸭都是我做的,东西一样,但我这里便宜一大半哎。结果这个地荒的客人不爱吃这些,进的海鲜没人点,都不认识,我们就自己吃;做的烧味嫌贵,我就降价,中午一份烧鸭饭从38降到28,还是嫌贵,我就卖18块,终于有人来吃了,不赚钱!

你刚才说我的卤鹅头卖得不贵,我真谢谢你这么说,因为好多人说这么小一个鹅头凭什么卖38。你说这个鸡不够肥,你知道我最早进的鸡比这个回多了,但素客人就说你这个什么鸡啊,就没吃过这么肥的鸡,不嫩、不好吃!

后来慢慢就有老乡来吃饭,也有做厨师的朋友来吃换,都觉得我这里挺好,我就想还是要坚持特色,就做潮汕小馆子,不能跟着外面流行什么就做什么,也不能太迁就当地客人。我能从潮汕搬来的菜基本都搬来了,但要是运过来太贵的就不进,爱吃的人会喜欢来吃,上海那么大,总有一些人爱吃这样的店。潮汕菜并不都是贵的,而且我的*租便宜,我的菜就可以便宜。

听完老板阿平一席话,确实觉得在上海开一家潮汕小饭店好艰难。。。我在他朋友圈翻了半天,想找一张他在餐厅辛勤劳动、殷勤待客的照片,更能显示他的艰难,结果只找到他和一名年轻貌美女顾客的合影,据说是《*师联盟》里的女配角。老板,你诉了半天苦,明明日子狠酥福嘛

我和好多朋友爱吃这样的小馆子,七月至今去了好多趟,挖了挖菜单里的宝。大部分时间老板不在,厨房出品还是比较稳定的,而且眼看着他的生意好了起来。上海其实挺缺这样的店,最初古北一带的潮州酒楼都太昂贵,后来曲阜西路一带的潮汕店狠成气候,可惜整条街被拆迁后就再没那样的好地方了。“今日牛事”的老板夫妇本来也是开潮汕小馆子的,显然开牛肉火锅更赚钱。有好多小店跟风转成打边炉,今年已经没留下几家。据说下一波风潮是潮汕卤味店,我看在上海火不起来

上海人习惯吃宁波舟山的海鲜,不太认得这里的鱼,没关系,可以点个杂鱼煲,每次的搭配都不太一样

或者来个干煎杂鱼,香

爆炒八爪鱼,镬气足。后厨大部分师傅来自潮汕,不过这个装盘比汕头小店讲究多了

酱油水鱿鱼

我最初去看别的桌上都有这个像巨大话梅的东西,就点来试试,是墨鱼丸,从汕头运上来的,肉质紧、炸得香

生腌虾蛄,这个在上海相当少见。可惜店里没有生腌血蚶,这是去汕头必吃的一道猛料

每次必点的薄壳,比海瓜子肥大的一种小小贝壳,通常只有潮汕店才会卖。用九层塔(也可以叫金不换)炒格外香,放我面前可以下掉一瓶白葡萄酒

店里有各种蛤,辣炒不错

也可以用潮州咸菜炒,口味比较特别。我爱喝潮州咸菜猪肚汤,醒酒暖胃,已经建议店家天冷后做这个

小花螺通常白灼,或者用辣椒和酒煮,但店家是用盐来烤,风味更浓,都是下酒好菜,难怪那些大厨喜欢下了班来喝一杯

试过葱姜炒花蟹,也试过辣椒炒蟹,这里用的是桥底辣蟹的方子

第一次去时来了锅冬瓜煲海鸭,冬瓜不去皮是广东煲汤的正确方式,里面放了薏仁和枸杞,突显广东人孜孜不倦上千年的去火祛湿诉求。人少的话点半只也可,不贵

重口味来了,大肠汤!请注意,这是汤,不是煲。潮汕人爱吃猪内脏,但用猪大肠烧汤我还是头一回见,撒了青蒜叶子、放了大量胡椒,确实香。我现在已经不太敢吃这么浓重的内脏,据爱吃的朋友品鉴,这是一锅值得特意前往的大肠汤

这样一份米粉狠能饱腹,大概也能一解在上海的潮汕人的乡愁。所谓乡愁,大部分就是对家乡食物的一种思念,俗称“馋”

国庆期间还吃到一份芋头百合鸡头米,潮汕人也吃这些“水八仙”?

前面说过,店家卖云南的宜良烤鸭,因为老板兼做食材供应商生意。菌子季他家还做好多菌子菜,这道“牛肝菌捞饭”是保留项目,相当香,一上桌就会被抢食

原先菜单上没有的薄壳是在我们的召唤下粗现的,这个芋泥也是经过我们呼吁才有,老板说,做这个真的好麻环,又卖不粗价钱,还是继续做隐藏菜单吧

蛋白杏仁茶做得相当好,饭后来一碗就完整了

说了半天菜,该告诉你们这家店的名字了:潮品渔档。有位朋友说:我家住附近,这个门面我路过几百次了,从没想过要进来吃!是的,门面确实不那么好看,潮汕小店的特点好像都不爱搞豪华装修。希望这些有地方特色的小店能在上海继续生存下去,让我们的馋意有地方寄托

我是地主陆,带你们吃喝玩乐的地主陆

n

你可以假装没看见上面这个打赏码

但可以扫一扫下面这个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家潮汕小饭店在上海的艰难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