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前,我离开了腾讯。
副总裁Edward盛情挽留。最终,我给他写了一个简短的邮件:“从21cn、南方都市报记者到公关部、腾讯集团市场公关部,我一直都在讲述别人或公司的故事。我希望有一天能讲自己的故事……”。
两个月后,这个故事有了开头。
我跟一个同龄的潮汕朋友,开了一家小吃店,并在网上卖潮汕特产。
心中“那个独特的味道”
我叫徐锐锋,年毕业于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媒体圈里混了五年多,北上加盟奇虎公关部,亲历3B、3Q等公关战役,并牵头创建了中国首个反骚扰、反欺诈联盟。去年转战腾讯,担任集团市场公关部的高级经理。
徐锐锋在物依
我的搭档叫林丹煜,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软件学院。毕业后从事软件开发行业。3年前,他创业成功,成为一家IT公司的CEO。广州市房地产二手交易相关系统大部分都是出自他手。
实际上,我们过往的工作几乎没有任何交集。成为合伙人,还选择了跟过往工作完全不搭嘎的美食,让很多亲朋好友不解。或许,听完剩下的故事,你会理解两个85后男生的“任性”。因为,在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情结。
我们是高中同班同学,同个寝室的上下铺。年的夏天,我们带着录取通知书各奔东西。那一刻,我们还没有意识到,有些东西已经像种子一样深深地埋在心里,等着发芽。
每年春节聚会,大家总会怀念潮州华侨中学那个曾经*土飞扬的篮球场、那破旧宿舍里的“鸭仔铺”。也怀念学校旁边的肠粉店、潮州西湖边上的牛杂粿条,以及胡荣泉的春饼。这种怀念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更加强烈,尤其是为工作四处奔波的若干年后。
春节前,我还在腾讯工作,为QQ写了一个归家的文案:
小时候,我渴望远航
他们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长大后,我背起了行囊
他们说,家里的事不用操心我每天对别人微笑却总忘了给他们一句问候我品过无数菜肴却找不到那个独特的味道
……
其实,在每个游子的心里,都有一个“独特的味道”。人就是这么奇怪,对身边习以为常的东西不在意。直到远离家乡,才知道什么是根。
一起“物依”Justdoit!
美食家蔡澜曾说过一句话:“食在广州,味在潮汕。”这句话引起了无数潮汕游子的共鸣,但大家感同身受的的还不仅仅是味道。
在广州,我们去过无数的潮汕餐厅,无论味道正宗与否,总觉得少了一点什么。原来,藏在我们记忆深处的,并非餐厅那些价格不菲的菜肴,而是路边小店的的一碗鸭母捻、一份猪肠胀糯米、一个淋上橘油的粽子、一叠热气腾腾的菜头粿、一条随着叫卖声游走的糖葱薄饼……
许多出来闯荡的潮汕朋友跟我提起,总有那么一个瞬间,有做潮汕美食的冲动。我的搭档、曾经上铺的兄弟林丹煜也是如此。当我们在餐桌上跟一个广西的朋友大谈创业,又不遗余力推荐潮汕美食的时候,内心的那个结又被揪了出来。
“物依!(潮汕话)”我们几乎同时脱口而出。这个词,很快成为我们创业项目的名字。
“物”在潮汕话中,相当于普通话里的“搞”,也相当于英语的“do”。“依”与“伊”和英语的“it”谐音。意思就是“justdoit!”(搞它,说干就干!)。
“物依”字面上的含义是“物品依旧(好)”。
“物依”快速念,就是“We”(请原谅潮汕人的英语发音)。代表着“我们”,“自己人”的意思。
我们那个牛头的logo,就是用WE设计而成的。牛跟潮汕美食的关系,大家都懂。
当然,比名字和logo更重要的,是产品。
很多朋友问过同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潮汕那么多好吃的东西,在外面却很少见?
过去的几个月,我们不断拜访潮汕地区的小食制作者,很多老一辈的人跟我们说,潮汕小食永远走不出潮汕有这样一些原因:
1、很多传统美食的制作者,都是土生土长的潮汕人。他们的根在潮汕,要让他们离开那个地方,即便收入翻番,他们也不愿意。
2、潮汕人对添加剂的态度是零容忍,保鲜和运输的问题在以前很难解决。
3、年轻一代,很少有人愿意从事小食这个行当。
在此之前,我们回到潮州市区,寻找一种从小吃到大的“猪脚圈”(一种油炸类的小食),却发现几乎已经没有了,能找到跟记忆中的味道相差甚远。一位在当地因卖猪脚圈和菜头丸广为人知的老伯,因年事已高,已经不愿意复出。不知不觉中,曾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美食,正在渐渐消失。
传统的潮汕小食,都是以街边小店的形式出现,一个店基本只做一两款。这种店的出现和消失,随机性很大。要把这些美食原汁原味带出来,只有在生产、保鲜、运输、制作上进行标准化。这是我们努力在做的事情。
投资人问我们,什么是你们不可复制的?我提到了味道、标准化、营销和模式。
回来之后,我仔细思考这个问题,发现在中国没有什么是复制不了的,唯一不能复制的是梦想。
幸运的是,我们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一个是有八年餐饮品牌连锁管理经验的潮汕人,一个是潮汕小食制作的第三代传人。他们跟我们有一样的梦想,要将潮汕小食推广到更远的地方。
而这个家乡美食的这个故事,我会一直讲下去。
本文综合自物依(ID:wu-yi-we)、第一财经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