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与江湖:大陆杂交水稻科研人物志
摘要:粮食问题,在中国一直被认为是关乎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而水稻又在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中具有特殊分量。因此,任何一项能提高水稻单产的技术,都会牵动社会的特殊目光。2011年9月,半月之内,中国杂交水稻科研界连续传来两起重大利好消息。袁隆平团队与谢华安团队先后宣布获得超级杂交水稻超高产纪录。虽然媒体的曝光再次集中在有 杂交水稻之父 之称的袁隆平身上,但细心者亦因谢华安团队的成绩,开始知晓在杂交水稻科研领域,还有诸多长期在公众视野之外的英雄。在中国大陆,杂交水稻已经与袁隆平的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但大陆杂交水稻起源于群众性科研,历时近60年,流派辈出,人物谱系纷繁,实非一人之功。进入2011年9月,半月之内,中国杂交水稻科研界连续传来两起重大利好消息。9月16日,在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隆回县基地举行的测产验收仪式上,农业部验收专家组宣布,由袁隆平研制的 Y两优2号 超级杂交稻平均亩产为926.6公斤,突破了900公斤的目标。媒体竞相报道为 世界杂交水稻史上无人登临的高峰 ,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的名字再一次展示在聚光灯下。在随后的见面会上,袁隆平发愿有生之年要让超级稻亩产超过1000公斤。仅仅一周后的9月24日,福建省农科院宣布,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研究团队在云南省永胜县示范的 宜优673 水稻百亩示范片经测产验收,平均亩产达1005.85公斤。两次验收同样由农业部组织,科研带头者都是中国杂交水稻业的代表人物,媒体的曝光度却差别甚大。前者得到了《人民》高度评价和李克强副总理的接见。两条消息在数字上的不一致,更是给人们带来疑惑。袁隆平及其团队的突破究竟是不是史无前例,谢华安是后来居上么?湖南一位资深的农业科技新闻学者说,两条超高产消息的不一致,背后是媒体报道的模糊性。他曾对报道袁隆平消息的提醒应该注明是 籼稻亩产 ,却仍旧被忽视了。谢华安团队取得亩产超千公斤的品种亦是籼稻。知情人士称,谢华安团队的试验亩产前些年已过千公斤,此次只是特意搞了个百亩测产。福建省农科院则强调,两次测产的品种种植地域和试验条件不一样,不具可比性。杂交稻的另一大宗是粳稻,在云南大理等地,农民的实际亩产亦曾超过900公斤。大陆杂交稻科研自50年代起步以来,经历了数代人的努力,形成了世界上最庞大的科研队伍,与复杂的人才梯队分布。在中国,无人不知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而鲜有人知 杂交水稻之母 谢华安,即使谢贵为中科院院士。因杂交稻育种跻身院士行列的,尚有武汉大学的朱英国。在袁、谢之外,有 南帝 、 北丐 、 东邪 和 西* 之称。袁隆平本人的科研团队历史中,也曾有过李必湖、邓华凤这样曾取得关键突破的人物。此次的产量突破中,直接负责人邓启云也鲜有媒体提到。早于袁隆平等对水稻增产做出突出贡献的,尚有实现水稻矮化的*耀祥等人。袁隆平是大陆杂交稻领域事实上的领*人物,但他不是唯一的领袖人物和有突出贡献者。水稻科研的高产,是众多科技人员和科研单位群体努力的成果。本刊试图从梳理历史出发,还原这个群体的面貌。袁隆平与不育型杂交袁隆平在中国不是第一个杂交水稻研究者。中国现代稻作学奠基人丁颖1929年就开始了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的研究。袁隆平曾就读的西南农学院创始人、著名水稻专家管相桓在1930年代也开始水稻杂交育种。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水稻科研进入全民创新阶段。1950年代的中国育种界,有 南*北李 之说。指的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耀祥和吉林省海龙县(今梅河口市)河洼公社社员李贞生。*耀祥在1950年代通过人工杂交,育成世界上第一个抗倒伏的籼稻矮秆良种 广场矮 ,使广东稻谷单产从250公斤左右提高到350公斤~400公斤,矮化稻在其后数十年中推广几十亿亩,直到90年代重新提出高秆的科研方向。袁隆平于60年代初开始杂交稻研究。袁1930年生于北京,1953年8月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南省安江农校教书。1960年7月,袁在安江农校实习农场早稻田中,发现一株 鹤立鸡群 的天然杂交水稻。袁受启发,于1964年在国内首创水稻雄性不育研究,并在以后系统提出了 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 三系配套育种法。水稻属自花授粉植物,杂交育种必须干扰其雄蕊的授粉。不育系是一种雄性退化、但雌蕊正常的母水稻,只有依靠外来花粉才能受精结实。保持系是一种正常的水稻品种,它功能是用将花粉授给不育系,但产生后代仍是雄性不育,需要借助保持系来繁殖不育系,生产雄性恢复且有优势的杂交稻。这就是恢复系。袁隆平发表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被国家科委领导看到,引起重视。1967年6月,由袁隆平及其农校学生、助手李必湖等组成的黔阳地区农校(安江农校改名)水稻雄性不育科研小组正式成立。国际上,早在1920年代,美国人发现了水稻雄性不育现象。1958年,日本学者发现中国的红芒野生稻能导致雄性不育,并在1968年育成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粳稻品种,但未推广。国际学术界一般认为,首次成功的不育系水稻杂交是美国人HenryBeachell在印度尼西亚完成的,HenryBeachell是洛克菲勒和福特赞助的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的研究员,1966年培育出奇迹稻IR8,水稻产量10年间翻了一番,风靡世界。1996年HenryBeachell获得世界粮食奖,被国际上誉为 杂交水稻之父 。IR8等品种为中国的杂交水稻研究提供了大量恢复系亲本,70年代国内的杂交稻亲本大多数直接取自国际水稻所。直到今天,国际水稻所一直接纳中国留学生,以及与中国进行技术合作。从1966年到1970年上半年,袁隆平率领助手轮流到气候温暖的海南、云南等地育种,用1000多个品种的常规水稻与最初找到的雄性不育株及其后代进行试验,但能保持不育特性的比例不断下降,成了徘徊之局。当时担任湖南省革命委员会代主任的华国锋对袁隆平非常支持,1970年6月,湖南省革委会召开了全省第二次农业学大寨科技经验交流会,华国锋点名要袁隆平在大会上发言。1970年11月23日,李必湖在海南岛三亚发现了野生稻雄性不育株,袁隆平闻讯后连夜从北京奔赴三亚。由于这是一株典型花粉败育的野生稻,袁隆平称其为 野败 。这为雄性不育杂交稻研究带来了转机。1971年,湖南省农科院成立杂交水稻研究协作组,袁隆平领导的杂交水稻科研组调入省农科院,成为后来的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和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科委把杂交稻列为全国重点科研项目,组织全国协作攻关,将 野败 材料分发到全国10多个省市的30多个科研单位,用上千个品种与 野败 进行了上万次杂交试验。根据业内人士回忆,当年的试验基地集中在三亚,来自全国的试验人员太多,又都不修边幅, 像一群疯子一样 。1973年,成功培育出三系杂交水稻。1972年初,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朱英国也从海南岛找到红芒野生稻做母本,用几十个常规稻种做父本进行杂交,在1974年培育出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稻种。目前,世界上仅有4种从野生稻中获得的雄性不育类型,其中中国有两类,一类是李必湖发现的野败型雄性不育,一类是朱英国发现的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两者的命运却有天壤之别。1974年,全国13个省区的18个科研单位为攻克杂交水稻再度进行科研大协作。袁隆平是全国协作组组长,朱英国是湖北协作组组长。当时全国大协作基本上在攻关野败型,红莲型未受重视。1976年,在时任国家领导人华国锋的重视下,野败型杂交稻开始大面积推广,全国种植面积达到208万亩,增产全部在20%以上。1978年3月,袁隆平和朱英国分别在全国科学大会获金奖。但红莲型雄性不育此后仅累积推广了2000万亩。这次大会之后,袁隆平晋升为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并于次年4月出席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召开的科研会议,会上宣读《中国杂交水稻育种》的英文论文并即席答辩。1980年和1981年,袁隆平团队的杂交水稻技术先后转让给美国圆环种子公司和卡捷尔公司,这是中国第一次向外国转让农业专利技术,袁隆平开始声名鹊起,成为一张国际名片。1981年6月6日,袁隆平获国内第一个特等发明奖,该奖项针对的是他的籼型杂交水稻研究。1982年,袁被聘全国杂交稻专家顾问组副组长,开始被誉为 杂交水稻之父 。在一些业内专家看来,袁隆平是中国籼型杂交水稻科研的开创者之一,但称为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 和 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并不准确。在杂交水稻的开创中,也有其他人的突出贡献。谢华安和石明松三系配套法令杂交稻产量大幅增加,从1974年至1983年,大陆杂交稻种植面积由100余亩发展到1亿多亩。但问题接踵而来,1984年,中国大面积种植野败型杂交 稻籼优2号 ,发生了稻瘟病大流行。稻瘟病导致大量杂交稻田颗粒无收,许多地方的杂交稻种子被封存,改种常规稻种。早期的杂交水稻,还有抗倒伏差和易患稻曲病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