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典型滑坡介绍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大埔至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1、地理位置

该滑坡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地处广东省东北部,韩江上游,位于北纬24°01~,东经°18~°56,大埔县山脉为北南走向,四周高,中间低,层峦起伏,千岩万壑,纵横交错,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27处,均散布于四周边陲。中部丘陵广布,海拔米以上的中低山约占10%,海拔~米之间的高中丘约占80%,海拔米以下的低丘、小盆地约占10%。

大埔至潮州高速公路支线段位于大埔至潮州高速公路主线全长92.93km,支线全长27.公里。其中支线起于梅州市大埔县高陂镇,经平原、枫朗与规划大丰华高速公路对接。设计速度为km/h,路基宽度26m,双向4车道。研究区位于支线DZK19+~DZK20+里程段,全长m,滑坡位于高陂镇周围,具体位置如图1所示。

2滑坡概况

滑坡位于高速线路支线DZK19+~DZK20+里程段,该段范围内主要以路基(路堑)形式通过。DZK19+处路堑开挖最高形成6级边坡,高度57.5m,其余处路堑边坡为2~5级。滑坡位置所处里程段范围内主要以路基(路堑)形式通过。

图2滑坡全貌图

年11月27日开挖至第4级边坡时,坡面出现多条纵向裂缝,年1月13日开挖至第3级边坡时,距堑顶约30m的后缘出现大范围的弧形错台,第3级边坡坡面有明显剪出迹象。边坡变形破坏导致人字形骨架断裂,随后对该滑坡进行了前缘反压、挖截排水渠等应急措施。边坡前期变形非常迅速,几天之内错台高度从0.5m变为3.0m,裂缝宽度最宽处也将近3.0m。前缘反压之后,通过监测发现1月25日之后边坡变形速率明显减缓逐渐趋于稳定,堑顶的变形量得到控制。其他里程段落也出现多处不同程度的边坡滑塌变形。

3滑坡地形地貌

研究区地貌为低山丘陵地貌,特点是侵蚀切割较为强烈,沟谷不开阔,丘陵顶部多为浑圆状,地形起伏大。地势总体为南高北低,高程介于m~~m,相对高差约m,其中滑坡后缘高程约m,前缘高程约m,相对高差约m。滑坡段地形地貌图如图2.3,2.4所示。

4滑坡地层岩性

根据工程地质调绘及现场钻探揭露,路堑段地层从上至下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Qel+d)、滑坡堆积(Q4)含砾粉质黏土和含黏性土碎石、三叠系上统小坪组(T3xp)泥岩、泥质粉砂岩、砂岩地层、二叠系灰岩。研究区岩体受断裂带和滑坡的双重影响,主要表现为岩体节理裂隙极其发育,完整程度极差,风化程度高,岩性混乱,连续性极差,根据钻孔揭示,滑坡段岩性差异非常大。

DZK19+~DZK20+滑坡段主要土层工程地质基本特征从新到老分析如下/p>

(1)含砾粉质黏土(Q44l+dl):红褐-*褐色,可塑,碎石含量15%~~30%,成分为灰白色砂岩和灰黑粉砂岩,强风化-中风化,粒径3-20mm,局部含有块石,块径最大约mm。

(2)含黏性土碎石(Q4el+dl):浅灰色-棕红色,稍湿,稍密,粒径大于20mm的颗粒占65%,骨架颗粒基本呈连续接触,粒径20-30mm,最大约60mm,局部含有块石,块径mm。棱角状,成分灰白色、棕红色砂岩,强风化。

(3)泥岩(Tsxp):棕红色,全风化,原岩结构构造大部分已破坏,泥质结构,层状构造,主要成分为蒙脱石、伊利石等黏土矿物。岩体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岩质极软,失水易干裂,遇水易软化崩解。

(4)泥质粉砂岩与砂岩互层(Txp):全风化,风化不均匀,*褐色-灰黑色,粉砂质结构,薄层-中层构造,层厚1-20cm。岩体节结理裂隙极发育,结构面间由泥质充填,可塑状;受构造运动影响,岩层产状不稳定,该层是该区的主要基岩,广泛分布于勘察区域。

(5)砂岩(Tsm):强风化,灰白色,中-粗粒结构,中-厚层构造,岩体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破碎,结构大部分被破坏,构造较完整,风化不均匀。

(6)灰岩(P11):中风化,灰色,细晶结构,厚层构造,岩体节理裂隙一般发育,岩体较完整,结构构造完整。

5滑坡周界及变形破坏特征

该滑坡为上部第四系覆盖层碎石土与三叠系泥岩接触面(局部为泥岩与泥质粉砂岩接触面)形成中层土质滑坡,滑坡体厚度12~20m,平均厚度约16m,滑坡体积约13.2×m3。滑坡体后缘具有明显的陡缓交替地形,陡坡长m,坡度30°,缓坡长约40m,坡度10°~16°。滑坡体中部及前缘地形逐渐变缓,平均坡度约13°,两侧均发育微型冲沟。滑坡两侧为不稳定斜坡段,地形起伏较小,平均坡度约13°。

滑坡属于牵引式大型中层土质滑坡。(滑坡周界如图2.12所示)该工程滑坡由于路基开挖诱发,威胁在建广东省大埔至潮州高速公路-大埔至漳州支线路基边坡施工安全和路基通行安全,根据《滑坡防治工程勘察规范DZ/T-》的划分,危害等级为一级。

图2.10为滑坡后缘—中部现场马刀树照片,图2.11为滑坡前缘含砾粉质黏土与泥岩接触面。结合滑坡后缘出现的张拉裂缝、刀马树分布和滑坡前缘含砾粉质黏土与泥岩接触面可确定出滑坡周界如图2.12所示。图2.13为现场勘探所得的滑带处泥岩与泥质粉砂岩接触面示意图。由此可以判断出滑带出现的大致位置为泥岩与泥质粉砂岩交界面所形成的软弱交界面。

滑坡后缘呈圈椅状,并有明显错台,后缘宽约30m,错台高度约3m,错台下部裂缝最宽处约3m。错台后缘5.3m处形成1条38m长的拉张裂缝,宽度0.2~0.4m。滑坡前缘宽约80m,中部宽约m,纵长约m,滑坡体面积约m2,主滑方向3,滑坡差55m。根据滑坡后缘的张拉裂缝及坡体上的垂且农咖办口旦运动形成名道垂直裂缝。堑顶上山道路下错约0.8m,并在4、5、6边坡因滑坡体差异性运动形成多道垂直裂缝。在3级破面可见明显剪出口如图2.14所示。滑坡中部裂缝见图2.15

6滑坡形成影响因素分析

滑坡的形成、发生和发展是由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两种因素构成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是其滑动的内部因素,降雨、地震和工程扰动是其发生滑动的外在因素。结合工程勘察资料和现场地质调查,滑坡成因总结如下/p>

1、研究区地貌为低山丘陵地貌,地形起伏大,自然坡度约10~30°,斜坡段相对高差约m,为形成滑坡创造一定地形条件。

2、坡体上部为碎石(局部含黏性土稍多),下部为基岩全风化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上部碎石透水性较强,下部全风化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透水性极差,具有遇水易软化的特点。地表水沿碎石下渗到泥岩顶面处,泥岩遇水软化形成软弱带,从而导致上部坡体沿软弱带滑动;其次泥岩与砂岩接触带、风化差异带等岩性差异较大的地层结构也是形成滑坡的重要因素。

3、该区域构造运动强烈,使得区域内的岩体节理裂隙极其发育,整体性极差,其透水性增加、风化速度加快、风化深度加深,导致原本物理力学性质就差的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呈全-强风化状态,岩土体的性质变差,在边坡开挖时极易发生坍塌。

4、该地区降雨集中,雨水下渗到坡体中使得岩土体重度增大,下滑力增加;浸润滑动面使的土体强度降低,抗滑力下降,从而诱发了岩土体失稳滑动。

5、公路路堑边坡开挖,减少坡体的前部土体的支撑,抗滑力减小,诱发滑坡体前缘牵引变形。

综上所述,该滑坡是在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路堑开挖、降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发生的牵引式工程滑坡。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