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潮汕各镇名寻根溯源,共同见证前辈文化精髓 [复制链接]

1#

镇,最早为*事据点,古代在边境驻兵戍守称为镇。据《辞海》称:“指市镇。(1)宋代以后县以下的小商业都市。(2)基层行*区域,通常为县机关所在地或农村中有较多工商业的居民区。”目前全国大约有近2万个镇,潮汕三市管辖内称“镇”的约有多个(部分已改为区)。

镇的建制与镇名同样历史悠久。只要你经常往来于潮汕三市各个市镇,久而久之就会感觉到一些镇名很特别。其实,“每一个地名都折射出中国历史文化的变化”,所有镇名都有一定的由来,只要认真去寻根溯源,就会发现它们都具有浓郁的乡土特色。

因地理特征而得名

在古代,当人们根据生活和生产需要选择自己的居住地时,普遍会以特定的地理位置来命名。纵观潮汕三市的许多镇名,其得名多以地理特征为依据。

在今汕头市辖区的潮南田心镇,南宋端平年间莆田人于此定居,因溪弯曲似“心”字形,称“心溪”,清康熙年间村秀才陈国崇又因心溪周围一片良田,改名“田心”。潮南峡山镇,因东有蛇山,西有龟山,取“两山相合”之意称“合山”,明隆庆年间改称“峡山”。潮南成田镇,昔时是海滩,后开垦成良田,故名“成田”。潮南胪岗镇,因靠山面海,芦苇丛生,取名“芦苇岗”,又“芦”与“胪”潮音相同,后改称“胪岗”。潮阳贵屿镇,因境内有一小山,古时是海岛,故取“珍贵岛屿”之义得名“贵屿”。潮阳海门镇,地处练江出海口,原称海口村,明洪武二十七年守御千户所迁此,建海门城,故名。潮阳铜盂镇,南宋建村时,村前有土潭状似钵盂,故名“铜钵盂村”,后改称“铜盂”。澄海莲上镇与莲下镇,均位于莲峰之南的海洋堆积地,故称“南洋”,清代更名“莲阳”,分上、中、下社,居上社的名“莲上”,居下社的名“莲下”。澄海东里镇,境内有一小溪通过,溪之西为西陇,溪之东为“东陇”,后“东陇”易名“东里”。澄海溪南镇,因处韩江支流南溪之南而得名。龙湖新溪镇,原有一小溪从外砂流经此处入海,清咸丰年间浚渠成新溪,故名。龙湖外砂镇,北宋形成沙滩,位于辟望港之外围,故名。

在潮州市辖区的潮安浮洋镇,原为海洋,后由韩江冲积成陆,人称“浮地”,明中叶成集市,名“浮洋市”,简称“浮洋”。潮安彩塘镇,昔因有绵延数里的大池塘,状如彩带,故名。潮安凤塘镇,昔因地形似凤凰,又为池塘环绕,故名。潮安古巷镇,因所在地的西山溪有天然小港,称为“古港”,后称“古巷”。饶平汤溪镇,此地溪中温泉溢喷,水温高达80摄氏度,故名“烫溪”,后改“汤溪”。

在揭阳市辖区的揭东曲溪镇,古有山泉顺势南流,从车涵口流经寨内注入榕江北河,因溪流弯曲而得名。揭东龙尾镇,因山峦似卧龙之尾而得名。揭西大溪镇,地处榕江南河中上游,当地人称南河为“大溪”,故名。揭西南山镇,因处大北山南麓而得名。揭西龙潭镇,因境内有龙潭水而得名。揭西上砂镇,因境内上砂河而得名。普宁南溪镇,因临榕江南河,故名。普宁南径镇,位处狮山和小园山径口,青洋村之南,故名“南径”。普宁麒麟镇,因地处麒麟山东麓而得名。普宁洪阳镇,原名“厚屿”,明万历三年普宁县治此,因处洪山之阳而得名。普宁高埔镇,清初建村于高坡地上,故名“高埔”。普宁大南山镇,因毗邻大南山而得名。惠来周田镇,南宋建村,因周围为山丘,名为“周山”,明代山辟为田,改名“周田”。

因物产特征而得名

地名往往可以反映古代社会经济活动青况。潮汕地区多处镇名的产生,与当地的物产特征有很大的关系。

有因建筑得名的,如揭西灰寨镇,据称古民居多为石灰三合土建造,人称“灰屋”,建圩称“灰寨圩”,建镇称“灰寨镇”。揭东月城镇,元致和元年立村,明建圆寨,寓意“十五之月”,故名。惠来神泉镇,古为小岛,唐代岛上已有人定居,村座落于神庙前,称“神前”,后岛与陆连,明洪武时因悔边有一甘泉,改称“神泉”。潮阳关埠镇,明洪武十四年在此建门辟关,嘉靖十一年以关前为圩埠,称“关前埠”,后简称“关埠”。潮安庵埠镇,古为滨海贸易地,近有白云庵,故名“庵埠”。潮安文祠镇,驻地清初建圩,并建文章祠,圩因祠名。

有因手工业特征得名的,如潮州铁铺镇,宋末元初有一打铁店,以造船钉闻名,人称“打铁铺”,简称“铁铺”。揭东锡场镇,初名“三姓村”,后村民淘锡砂炼锡,改名“锡场”。揭阳渔湖镇,古为咸淡水交汇的海边,渔民多在此作业,取名“渔湖”。揭东新亨镇,清嘉庆年间形成集市,称“新亨埠”,故名“新亨”。饶平大埕镇,明初建村,有成片的盐埕,故名“大埕”。

也有因动植物特征得名的,如揭西棉湖镇,原名“云湖”,后因云湖沿岸多木棉树,故名“棉湖”。普宁梅林镇,因多梅树而得名。普宁梅塘镇,因所在地池塘边多梅树而得名“梅塘”。澄海隆都镇,因盛产龙眼,称“隆眼城脚”,后简称“隆都”。惠来葵潭镇,龙江婉蜒而过,江中有潭十余个,岸边璧水庵前有古葵树,“葵潭”名由此起。揭西里湖镇,古时此地榕江有龙门桥,桥下常有鲤鱼游跃,名“鲤湖”,简作“里湖”。潮州归湖镇,因产龟而得名“龟湖”,又因地势低洼,常归水成湖,清道光年间改称“归湖”。潮州枫溪镇,因有一溪横贯乡境,两岸多红枫树,故名“枫溪”。

因人文历史而得名

地名作为一种文化遗存,它的得名有些与当地的民俗、宗教信仰、历史人物等有着密切关系。如潮州意溪镇,临韩江,唐以前韩江为鳄鱼肆虐之水,有恶溪之称,潮州刺史韩愈祭文驱鳄,鳄随人意南徙大海,故名“意溪”。潮州东凤镇,古称“葱园”,因村民多以种葱为主,南宋宝庆年间陈东溪由凤塘迁此定居,为怀念祖宗改名“东凤”。揭西钱坑镇,宋初钱姓入居此,原名“钱家寨”,元初钱姓他迁,又有榕江南河流经,改称“钱坑”。揭西河婆镇,明洪武年间,姓何老妇在南关域废墟上设卖茶寮,人称“何婆”,后成圩镇称“何婆寮”,近代改称“河婆”。潮阳仙城镇,相传虱母仙在此建城,是当时出入大南山的门户,故称“山门城”,后为纪念虱母仙,改称“仙城”。潮阳红场镇,清代名“林厝村”,年为纪念革命苏区,改称“苏林村”,年设镇因境内有“红场革命故址”而得名。潮阳陈店镇,原名“和畅乡”,清宣统三年()前因普宁县桥柱村有一姓陈村民到此开设小食店,过往行人称“陈店”,村随其名。普宁*埠镇,原为荒埔,相传北宋杨文广平南时曾驻*此地,定名“*埔”,后改名“*埠”。惠来岐石镇,北宋景祜元年()陈氏从福建莆田八角井脚来此落籍,因有奇石矗立,故名“岐石”。惠来前詹镇,南宋末詹姓从饶平到此建村,后有王、郑、陈等姓来此聚居,因詹姓先到,故名“前詹”。

镇名从传说演绎出来的也不少,如潮州凤凰镇,古为翔凤山,到了唐朝时候,人们发现在原大山镇那边,有一个双髻梁,而从“翔凤”来说是单纯一只飞翔的凤,在那边发现一只凰,结果地名就变成“凤凰”。普宁云落镇,因山谷白云缭绕而得名,又传说有仙鹤栖密林中,故名“云鹤”,后改为“云落”。揭西五云镇,相传古代有五个仙洞,称“五云洞”,后简称“五云”。

因弃俗从雅而得名

昔时有些镇名的命名,是从地方方言或物产中演化而来的,后人感到很“土”或不雅,于是便根据其谐音等将其弃俗从雅,用一些美好的字眼来寄托美好的祝愿。这类镇名也很常见,如潮阳西胪镇,初名“西芦”,后因祠堂大门对联:“西山长拱照,胪水永朝宗”而改称“西胪”。潮阳谷饶镇,明代因常闹早灾,称“赤寮”,清末修河引水抗旱保收,改称“谷饶”。潮阳和平镇,盛产蚝而得名“蚝坪”,南宋末年文天祥率*抗元,路经此地,感觉“蚝”字土俗难懂,倡议借其谐音改为“和平”。潮阳两英镇,清乾隆时已成圩集,圩东原有一小丘,竹林茂密,风吹竹摇,声如鸦啼,故名“乌鸦圩”,后雅称“鹰圩”,因先在溪北设老圩,后在溪南设新圩,合称“两鹰圩”,又“鹰”与“英”同音,后俗成今名。潮阳灶浦镇,清乾隆时建圩,初名“铭恩市”,因当地举人*劳赞称“圩场热闹,为杭州乍浦”,遂称“乍浦圩”,“乍”与“灶”潮音近,又改称“灶浦”。潮阳金浦镇,因地势低洼,原名“深浦村”,清乾隆年间村人安襄郧兵备道郑之侨倡议改称“金浦”。潮州龙湖镇,因三面为池塘环绕而得名“塘湖”,明天启年间改为“龙湖”。潮州官塘镇,古时南为沼泽,鹳鸟成群,故名“鹳塘”,宣统二年取谐音改为“官塘”。揭西五经富镇,元至正十六年曾姓入从北方到此谋生,设打铁铺五间,得名“五家铺”,后以敬重儒家五经,取五家铺谐音,名“五经富”。揭西东园镇,原名“冬茄园”,后谐音简称“东园”。惠来华湖镇,原地有龙潭湖,俗称“下湖”,后雅称“华湖”。揭东玉湖镇,因四周环山,中为湖沼,清以前称“产湖”,民国时改称“山湖”,解放后雅化为“玉湖”。揭阻玉滘镇,明初有谢姓至此经商,居于大滘桥西侧,原名“大滘”,后雅称“玉滘”。饶平高堂镇,明洪武年间梅州人来此山沟池塘边置居,名“沟塘”,清代在此建大庙佛堂,雅称“高堂”。

此外,有些镇的得名是取原两个乡(村)其中一字组合的,如揭西金和镇,年成立金和乡,取金坑村之“金”,和顺村之“和”,合称“金和”。揭西凤江镇,主要由凤湖、阳夏、鸿江三地组成,故取凤湖之“凤”、鸿江之“江”得名。饶平钱东镇,建村时乡民取“钱”表示富贵,“东”字属木,寓根深叶戒,意在“家居荣贵腾达”。澄海盐鸿镇,以盐灶、鸿沟两村首字得名。澄海上华镇,年分设冠华、龙华、上中三个乡,年取上中乡之“上”,冠华、龙华之“华”,合为上华区。揭东霖磐镇,清末磐溪都桂林村与霖田都德桥庵下村合建霖磐市于三角渡边,名意示霖田、磐溪两都共建。揭阳梅云镇,因镇有梅畔、云光两村,各取首字而得名。潮州磷溪镇,镇*府设在溪口,溪口当时地处麒麟山下、北溪水头,取山和水之名为“麟溪”,原是写“麒麟”的“麟”,后来简化成“磷”字。饶平新丰镇,原南北各有一居民点,南叫庆丰楼,北名荣丰楼,后中间形成集市,取两村之“丰”字,命名“新丰圩”。

综上所述,我们可知一个镇名反映着一个地方的地理、气候、物产和文化等。细细品读镇名,也是一种文化欣赏。

许多年后,假如有人问我,当年你为社会做过的贡献是什么?我会说:我传播了很多充满人性、良知、散发着正义光芒的文字,我拒绝了与邪恶同污合流。

——这句话,据说是柴静说的,无从考证,但说得好!

END

长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