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日发电60万度,潮州潮安生活垃圾实现变废 [复制链接]

1#

近年来,潮安区通过加强垃圾源头管理,不断完善“一县一场、一镇一站、一村一点”三级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如今全区生活垃圾已实现无害化处理,而且还通过发电厂变废为宝,每天发电60万度。

地处庵埠镇茂龙村的中山二路,是庵埠镇区的商业老街,多米的街道上有多户住户。村民陈家潮在此经营一家茶叶店,从去年开始,他家的生活垃圾都得定点定时投放。

庵埠镇茂龙村村民陈家潮:我们在家就已经打包分类,大家都是吃过晚饭后就拿出来投放,这里满了就清运走。

陈家潮所说的投放点,就是位于中山二路中段的这间垃圾房。垃圾房设置了多个分类垃圾桶,投放时间为每天傍晚六点至隔天上午九点,其余时间则关闭。自试行以来,村民们已逐渐养成了自觉投放垃圾的好习惯。

庵埠镇茂龙村村民:集中投放后,现在到处很干净,垃圾不会到处乱扔乱放,已经逐渐实现自动自觉把垃圾提到集中投放点投放,实行垃圾分类。

庵埠镇茂龙村党支部书记陈少江:我村以前设立20多个垃圾投放点,但是垃圾基本落地,有脏乱差的现象。自去年,在中山二路建一间垃圾房作为试点,每天定时定点投放生活垃圾,周边的居民已养成习惯,同时在该垃圾房推行垃圾分类,村民都非常支持,有效改善我村的卫生环境。

除了中山二路的定点定时投放垃圾,茂龙村还对全村的旧垃圾投放点进行改造,设置专用垃圾桶,确保垃圾不落地。

庵埠镇茂龙村党支部书记陈少江:现在村的人口是人左右,每天的垃圾量大约8吨,采取的方式就是垃圾不落地,现在村民非常配合,村里的垃圾基本不落地,同时村进行收集,镇再为我们清运。

如今,包括茂龙村在内,庵埠镇36个村居均已基本实现“一村一点”,而“一镇一站”也建设完成。去年3月,庵埠镇全面改造提升镇垃圾中转场,配置垃圾装载作业平台和标准封闭式垃圾桶,设计规模为日处理垃圾吨,服务全镇超15万人口,扣紧村、镇衔接环节。

庵埠镇垃圾中转站工作人员刘灿辉:我们早上四点钟开门,开门后每个村的垃圾转运车都集中运到这里来,集中后装满一个桶,由环管站提供的大车运到沙溪的垃圾发电厂那里,整个庵埠镇一天的垃圾量在-吨之间,每天的垃圾是日产日清,确保整个庵埠镇的垃圾运载清理干净。

目前,潮安区个行政村均设置有垃圾收集点,15座镇级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稳定运行,已实现“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全区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都被送往潮安区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垃圾池。

潮安区垃圾焚烧发电厂生产总监陈宇垃:圾池总的容积有20多立方米,能够储存10吨左右的垃圾,整个垃圾池是全封闭,负压式管理,垃圾池的有毒有害气体和臭气,是通过在垃圾池里面布置的风管,抽到焚烧炉,作为焚烧炉的助燃气体,保证整个厂区不会有臭味,也不会污染周边环境。

生活垃圾在垃圾池经过三到五天的储存、发酵、沥水后,就可以进入焚烧炉进行焚烧。而三台超过一千度的焚烧炉以及一整套完善的烟气处理系统,可以最大程度实现垃圾资源化与无害化。

潮安区垃圾焚烧发电厂生产总监陈宇:生活垃圾焚烧过后产生的热量能够进行发电,每天我们厂能够发电大约60万度,焚烧后产生的炉渣可以综合利用做环保砖,我们所知道的,焚烧产生的二次污染主要在烟气处理,我们有一整套烟气处理系统,包含炉内脱硝、半干式脱酸塔、干法脱酸,活性炭喷射,去除重金属和二噁英,还有布袋除尘,最后通过烟囱达标排放。

据了解,潮安区垃圾焚烧发电厂环保排放指标优于国家标准,年获得全国“AAA级生活垃圾焚烧厂”称号。

潮安区垃圾焚烧发电厂生产总监陈宇:潮安区现在日均产垃圾量大约吨,潮安厂的设计容量是吨,垃圾焚烧全过程是不会产生任何二次污染,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变废为宝。

潮安区规范垃圾管理,完善运行机制,有效实现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和减量化,为我市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做出了贡献,也为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潮州电视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